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search

News

 News

父子与信仰:理解献以撒的故事

作者:孔慕仁 教授 

译者:王雨  

 

 

摘要 

《献以撒的故事》代表了西方宗教思想的一个奠基性时刻,标志着与古代近东地区孩童献祭传统的根本性决裂,同时确立了一种基于对神圣天意的绝对信任的新信仰模式。与中国伦理传统通常寻求在多种责任之间实现和谐不同,这个故事呈现了一种绝对的选择:在孝道与神圣命令之间的抉择。看似简单的故事实际上掩盖了宗教解读的深刻演变——从中世纪对无条件信仰的颂扬,到现代对道德推理与自主性的欣赏。通过解读这一历程这个故事为不同文明和时代如何处理责任、信仰与道德选择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1起源与背景 

《献以撒的故事》是宗教文学中最深刻和最具挑战性的叙事之一,数千年来,这个故事一直吸引着读者并引发了神学辩论。这个故事为不同文明和时代如何处理责任、信仰与道德选择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故事的主角亚伯拉罕是人类宗教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根据圣经记载,他来自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乌尔(《创世纪》11:31),生活年代约为公元前1800年。与信奉多神的邻居不同,亚伯拉罕只承认并信奉唯一的神这使他成为第一位一神论者,同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叁大宗教的精神祖先。 

根据圣经传统,上帝曾向亚伯拉罕显现,并作出了一些将改变历史进程的非凡承诺他会使亚伯拉罕的后代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将迦南(后来成为以色列)赐予他们作为应许之地,并通过他们为全人类带来祝福(《创世记》12:1-3)。这些应许的非凡之处在于,当时亚伯拉罕已年迈,而他的妻子撒拉不孕。当上帝后来通过立约(《创世记》15章)正式确认这些应许时,他特别告诉亚伯拉罕,他的后代多如繁星 

上帝的选民这一概念源于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这并不意味着亚伯拉罕的后代比其他民族更优越,而是他们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为世界带来神圣的祝福。然而,这些重大应许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一个儿子的出生与存活。 

 

Birth of Isaac - Gospelimages 

因此,当上帝在亚伯拉罕和撒拉晚年赐予他们儿子以撒时,这个孩子不仅代表着个人的祝福更是上帝对全人类承诺计划的关键。在古代,儿子的出生被视为家族延续的重要象征。(如今我们对这一观念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对古人而言,这不仅是父母个人的喜悦,更代表着家族血脉的延续,履行了对祖先和后代的神圣责任与义务。父母的个人喜悦,更是家族传承的延续以及对祖先和后代神圣义务的履行。 

 

2. 故事与其意义 

《献以撒的故事》记载于《创世记》22:1-19,看似简单的叙述却蕴含了深远的意义1  故事的开头是上帝试炼亚伯拉罕,接着是上帝令人震惊的命令:带着你的儿子,你独生的儿子以撒,就是你所爱的,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献为燔祭。(《创世记》22:2)。这个孩子不仅代表着个人的祝福——“你的儿子,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这些强调突显了上帝要求的意义之重大。以撒不仅仅是亚伯拉罕的儿子,更是他晚年的奇迹之子,是他的妻子撒拉九十岁时所生是上帝承诺亚伯拉罕将成为大国之父承诺的活生生体现。 

 

A drawing of a person carrying two people 

亚伯拉罕没有辩驳,也没有犹豫第二天一早便开始履行这一可怕的命令。他劈好燔祭用的木柴,带着以撒和两个仆人踏上了叁天的旅程。旅程的长度不仅增加了叙事张力,也强调了亚伯拉罕对这一任务的持守。到达指定地点后,亚伯拉罕让仆人留在山下并说:你们留在这里……我和孩子(以撒)要到那边去敬拜,敬拜之后我们会回来。随后,亚伯拉罕把燔祭的木柴放在他儿子以撒身上,自己手里拿着火与刀。二人同行向山上走去。(《创世记》22:5-6)。 

行进中,以撒问了一个令所有读者都为之动容的问题:“父亲,火与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创世记》22:7)亚伯拉罕简短但意味深长地回答:我的儿子上帝会预备燔祭的羊羔。(《创世记》22:8)这句话既带有希望又模棱两可。这仅仅是安慰儿子的一种方式,还是亚伯拉罕真的相信神会提供另一种选择?令人深思的是,这一节的结尾重复了之前的话:“于是二人同行,向山上走去。” 

 

A painting of a person and a child 

到达指定地点后,亚伯拉罕筑坛、摆好木柴,并将以撒捆绑起来。无论以撒是个年轻男孩,还是像某些传统所说的是个叁十七岁的成年男子,他显然愿意被捆绑成为故事的关键部分。2  正当亚伯拉罕举刀准备杀死儿子时,天使呼唤他,并引导他注意到一只困在灌木丛中的公羊,这只公羊成为了替代的献祭品。随后天使以上帝的名义宣告:因为你行了这事,没有留下你的儿子,你唯一的儿子,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创世记》22:16-17上帝随后重申了他与亚伯拉罕的约定,承诺他的后裔将多如繁星,并将成为万国的祝福。 

 

3. 历史背景与分析 

《献以撒的故事》可以在古代近东地区儿童献祭的背景下理解。考古证据表明,在以色列的一些邻国,特别是在危机时期,确实有儿童献祭的习俗。3从这个角度看,该故事可以被解读为与这些习俗的彻底决裂,宣告亚伯拉罕的神明确否定人类献祭的行为。以公羊为替代品引入了神圣天意的主题——即上帝在关键时刻提供所需之物——这在后来犹太人对于神与人类关系的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 

詹姆斯-库格尔(James Kugel)在他对圣经解释史的全面分析中,展示了古代读者--远至中国汉代的读者--是如何深入研究这段叙述语言的每一个细节的。4  理解为上帝对亚伯拉罕所设的十次试炼的终极一环,这些试炼始于上帝命令他离开乌尔,奔赴迦南这片未知的命运之地。古代的解经学家们在看似微不足道的文本细节中发现了深刻的含义,例如重复出现的短语于是二人同行(创世记 226228)。他们指出,这个重复出现在亚伯拉罕对以撒的神秘回应(我的儿子,上帝会预备燔祭的羔羊)之后,表明父子二人共同承诺履行上帝的命令,即使面对其可怕的后果 

 

到了宋代,犹太人对《圣经》的解释变得更加哲学化,开始更深入地探索这一叙事的复杂性。伟大的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1138-1204 年),讨论了 “献以撒的故事”情节与上帝的全知概念(即上帝知道一切)的关系。5  因此,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上帝为什么要“试 ”亚伯拉罕?按理说,上帝应该知道亚伯拉罕心中所想!但这段叙述表明,上帝实际上是在亚伯拉罕表明愿意牺牲以撒之后才看出亚伯拉罕的完全信仰的,因为上帝说:“我现在知道你敬畏上帝”(创世记 2217),这意味着他在“试炼”之前并不知道这一点。迈蒙尼德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认为,这些希伯来语必须换一种译法:这不是一个“试炼”,而是亚伯拉罕信仰的展示,让世世代代的人都能看到,并学习亚伯拉罕对上帝的伟大而坚定的信仰。同样,“我现在知道了”的实际意思是:“现在我已经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因此,迈蒙尼德把这个故事看作是对上帝完全敬畏的展示,表明对神圣命令的完全虔诚如何超越了其他一切考量。这种将亚伯拉罕立即、毫不犹豫地服从视为宗教美德缩影的解读,主导了几个世纪的宗教思想。 

A painting of a person lying on a person's body 

然而,随着现代哲学探索的出现,这一传统理解面临着新的审视。毕竟,这个神圣命令似乎与上帝之前向亚伯拉罕的承诺相矛盾。献祭以撒的命令似乎否定了亚伯拉罕的后裔将成为一个伟大民族的承诺。对于熟悉中国伦理传统的读者来说,道德智慧往往在于在相互竞争的义务之间寻求和谐,亚伯拉罕的两难选择尤为严峻:他必须在看似绝对的神圣命令和他作为父亲最基本的责任(即保护儿子和延续家族血脉)之间做出选择。 

例如,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S?ren Kierkegaard在其开创性着作《恐惧与颤栗》(1843年)中,承认了故事的核心是一个深刻的伦理问题。6  一方面,他将亚伯拉罕视为“信仰的骑士”。但克尔凯郭尔也承认这一情节的复杂性,它代表了“伦理的目的论悬置”,这意味着宗教信仰有时可能要求做出超越普通道德推理的行为亚伯拉罕愿意牺牲以撒——这个上帝承诺的应许之子——展现了克尔凯郭尔所称的“荒谬”,即信仰要求相信理性看来不可能的事情,这一悖论引发了深刻的哲学和神学思考。 

4. 遗产与现代意义 

当代对于献以撒的故事的思考越来越多。一些学者,如亚伦-科勒(Aaron Koller)在他的着作《解开以撒的束缚》中认为,这个故事的真正信息可能与传统赞扬无条件服从的解读截然不同。7  相反,他们认为这段叙述实际上表明了即使在面对神圣命令时,道德推理和人类自主性的重要性在这种解读下,天使阻止亚伯拉罕的行代表了神对质疑和道德判断的认可,而不仅仅是服从。 

 

换句话说,亚伯拉罕因为愿意执行上帝不合理的命令而受到了斥责,而实际上他应该质疑这一命令。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理解这个故事不仅对于理解西方宗教思想至关重要,还能够认识到不同文明在面对责任、信仰和道德选择问题时的异同。故事的主题——孝道与更高义务之间的矛盾、信仰的本质、神圣命令与人类道德之间的关系——跨越了文化边界,同时突显了不同伦理推理方式的特色。 

A painting of people in a garden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正如中国传统通过“孝”和“忠”等概念发展出深刻的道德义务思考方式一样,圣经中的这一故事也在犹太传统中产生了数百年不断演变的解读。事实上,尽管中世纪的犹太思想家赞扬亚伯拉罕的无条件服从作为信仰的典范,但现代犹太解读者常常得出相反的结论——认为真正的宗教生活需要道德参与,而非盲目服从。这一解读上的戏剧性转变本身就表明,一个单一的强有力的叙事是如何在时间和文化的演变中深刻的不同理解的。因此,《献以撒的故事》仍然是宗教文学中最具挑战性、最发人深省的叙事之一,其简洁有力的故事提出了对于信仰、服从、道德和神人关系本质的根本问题。它跨越千年所产生的新的甚至是对立的解读,证明了它在宗教和文化史

Share

FacebookTwitterLinkedInWhat's AppEmailPrint

Follow Us